2017年7月29日 星期六

颱風看地科

這次尼莎颱風在登陸前,都預測會在台東附近登陸
結果在宜蘭蘇澳登陸


那麼颱風路徑是怎麼預測?
「影響颱風動向的最主要機制是「駛流場」。這個氣象學上的名詞,看似簡單,但是在氣象學理論上仍有其盲點;因為大氣是連續的流體,颱風環流也是大氣氣流場的一部分,並不容易完整地切割出來。所幸,若能掌握颱風附近的大範圍氣流特徵,便可了解駛流場變化,進而預測颱風的動向。
以西北太平洋地區為例(見下圖),夏季大範圍氣流主要是由廣達數千公里的太平洋高壓所主宰,高壓籠罩下天氣晴朗、炎熱。颱風一般都形成在太平洋高壓南側的熱帶地區,環流範圍平均約數百公里,因此,颱風形成後常常受太平洋高壓氣流(順時鐘方向)的導引,沿著高壓南緣向西或西北西方向行進。至於在台灣附近的氣流走向,則須視太平洋高壓的強度、位置而定。當太平洋高壓夠強時,台灣附近盛行偏東風,颱風會直接西行通過台灣附近;反之,當太平洋高壓強度較弱時,台灣附近將盛行偏南風,颱風路徑會轉向偏北,朝日本方向移動。所以,分析與預報太平洋高壓駛流場的強度與型態,是預測颱風路徑的重要關鍵。然而話雖如此,由於海上觀測資料十分缺乏,目前對太平洋高壓的預測能力仍相當有限,也因而造成颱風路徑預測的誤差。一般而言,若颱風的駛流場愈明顯,颱風路徑就愈規律,預測準確率也愈高。」(中央氣象局,颱風特輯)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17.07.29 14:00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7.07.29 20:00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7.07.30 2:00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7.07.30 8:00

看地面天氣圖可以發現 太平洋高壓減弱





另一張顯示高壓減弱的圖  後來路徑北偏修正。

附帶一提 


看得出這張圖是什麼嗎?



藤原效應

「如果兩個颱風靠近至1,000公里左右時,它們將相互繞著相連的軸線做環狀反時鐘方向旋轉,旋轉中心的位置,由2個颱風的相對質量及颱風環流的強度來決定。旋轉時通常較小的一個走得快些,較大的一個走得慢些,有時2颱風亦可能逐漸合而為一。此種雙颱風交互作用現象係由日本氣象學家藤原先生最早開始研究,故稱為藤原效應。」(中央天氣局)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卡茲咔次 這裡是指考學測統測訊息加油站
很高興尼的到訪